《数据江湖》第1期:从甲骨文到数据要素

丁振赣
2025-02-05

开栏语:

    在遥远的古代,公元前2300年,华夏大地的先民们还过着原始的生活。有一天,一个名叫仓颉的人,望着天空中飞鸟的踪迹和地上野兽的脚印,突发奇想:如果能用一种符号来记录生活中的事物,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开始在龟甲兽骨上刻画各种形状。这些看似简单的刻痕,却成为了华夏最早的数据载体。它们记录着先民们的狩猎成果、祭祀活动,甚至是对未来的祈愿。这些刻痕,宛如历史的密码,开启了华夏文明记录信息的先河。






    时光悠悠流转,到了公元1088年,一位名叫沈括的科学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此之前,书籍的复制全靠手工抄写,费时又费力,知识的传播就像被禁锢在牢笼中的飞鸟,难以自由翱翔。而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境。它让书籍的复制变得快速而高效,信息传播效率百倍提升。从此,知识开始在华夏大地广泛传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明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1946年,冯・诺依曼架构计算机的蓝图诞生了,世界科技发展迎来了重大转折点。可彼时的中国,正深陷战火的泥沼,在民族解放的血与火中艰难抗争、涅槃重生。但即便处境如此艰难,中国人民对知识的渴望、对进步的追求从未有过片刻熄灭在全球科技浪潮的裹挟下,中国虽然曾经落后,但已然在默默积蓄力量,准备在未来的科技赛道上奋起直追直至赶超。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有一条隐秘而坚韧的脉络贯穿始终,那便是对信息密度的不懈追求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提出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定律:文明进程=log(能量密度)×log(信息密度)”。他用物理学的视角解构了文明跃迁的“能量信息双密度定律”,为人类文明的再次跃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这一定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能量与信息密度的提升,是推动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智慧、从落后迈向先进的核心动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率先将数据定义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中国数据要素市场波澜壮阔的故事悄然拉开帷幕。我们将开启一段探索数据要素市场的旅程。从数据的起源到现代的数字化浪潮,从古老的智慧到前沿的科技创新,我们将讲述数据如何塑造人类文明,高价值密度的信息如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不仅是一段关于技术的故事,更是一段关于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传奇。



    基于数据要素不可估量的前景,从本周起,我们将在该平台呈献与数据要素相关的话题。同时,我们会不定期邀请数据行业大佬解读最新的政策。当然,我们也欢迎数据从业者在这个平台上分享您的数据故事。



文章参考资料:
    《数据的过去与未来:数据要素市场十年“史”(2014-2025)》,作者:丁振赣

    第1期:《从甲骨文到数据要素》

    第2期:《数据要素时代的崛起》

    第3期:《大数据时代的先驱者》

    第4期:《贵阳何以成为数据高地》
   
第5期:……




作者简介:

    丁振赣,长期从事数据合规、数据要素市场案例创新和实务研究工作,在数据要素市场牵头或参与完成了数据信托、上市公司数据要素化转型、数据资产增信贷款等系列全国首创创新案例,是数据经纪领域的拓荒者和布道者。


职   务:

    深圳市网络数据合规与流通促进会秘书长

    数交数据经纪(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专家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信息网络委主任

    深圳数据交易所交易规则评审专家

    深圳数据交易所DEXC+数据法治素养万人普及计划认证讲师

    深圳市前海数据经纪人制度评审专家

    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计划数据跨境管理小组专家

    开放群岛(Open Islands)数据经纪发展组组长、跨境数据流通小组副组长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个人信息保护专业人员(CCRC-PIPP)、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师(CCRC-PIPCA)”认证课程开发牵头人


阅读3
分享